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教学文书 > 教案

《蚂蚁》教案

时间:2024-02-18 12:59:00
关于《蚂蚁》教案四篇

关于《蚂蚁》教案四篇

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,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,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,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?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《蚂蚁》教案4篇,欢迎阅读,希望大家能够喜欢。

《蚂蚁》教案 篇1

活动目标:

1、在找找、看看、说说、做做中鼓励幼儿自主观察小蚂蚁。

2、初步了解蚂蚁的特征、生活的地方及喜欢吃的东西。

活动准备:

提前请幼儿准备蚂蚁喜欢吃的食物(糖果、饼干等),放大镜活动过程:

一、谈话引出活动1、你为小蚂蚁准备了什么吃的?

2、小蚂蚁住在在哪里呢?我们一起去找找,给它们带去好吃的。

二、找蚂蚁1、带领幼儿到小区公园,请幼儿找一找小蚂蚁2、你在哪里看到了蚂蚁?它是什么样子的?

三、喂蚂蚁1、请幼儿把准备的食物给蚂蚁吃,看看蚂蚁最喜欢吃什么?

2、引导幼儿与蚂蚁说说话。

如:小蚂蚁快来尝一尝;好吃吗?等小蚂蚁好像说了什么?(真好吃,谢谢)3、你还看到了什么?有什么新的发现?

4、请幼儿走走看看蚂蚁最喜欢吃什么?

四、与蚂蚁说"再见",带幼儿回园,教师进行小结。

《蚂蚁》教案 篇2

  活动目标:

1、通过观察、自主探索、讨论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。

2、在活动中体会蚂蚁团结协作的精神。

3、尝试表现蚂蚁王国中有趣的生活情景。

4、能细致的观察蚂蚁,大胆的表述。

5、在活动中,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,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。

活动准备:

1、范画一张(上面有用白色油画棒画的蚂蚁),自制魔术棒一支(在水粉笔的另一头贴上一颗星星)。

2、每组一张白纸,油画棒人手一份。

3、蚂蚁图片(多媒体课件)。

活动过程:

一、以变魔术的形式引题激趣。

1、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,它就藏在这张白纸上,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?现在杨老师就把它变出来好吗?(变出小蚂蚁)

2、哦!原来我们的新朋友是蚂蚁,请小朋友看看蚂蚁是什么样的?

  二、认识蚂蚁的外形特征

1、师:请小朋友来说一说蚂蚁是什么样子的?

2、蚂蚁的身体有几部分?那三部分?(肯定幼儿的描述,同时给出科

学的名称---头、胸、腹三部分)

3、蚂蚁的头上长了什么?(一对触角、眼睛、嘴巴)

4、蚂蚁有几条腿?长在哪里?(请幼儿点数)

小结:原来小蚂蚁由头、胸、腹组成,头上长着一对触角,一双眼睛和嘴巴,身体上长着六条腿。

5、师:小蚂有不同的颜色,你们见过什么颜色的蚂蚁呢?(棕色、黑色、白色)

三、了解蚂蚁生活习性

1、蚂蚁的食性

师:原来蚂蚁有不同的颜色,你们知道小蚂蚁喜欢吃什么吗?(幼儿回答)

(只要能吃的它都吃)

2、触角的作用

有一天,有一只小蚂蚁出去找吃的,它刚出去没多远就找到一块大蛋糕,可是这块蛋糕比蚂蚁大,它怎么也搬不动。它想请它是好朋友来帮忙,可是蚂蚁又会说话,哪它会怎样告诉它的好朋友它需要帮助呢?(用触角)

3、蚂蚁如何找到回家的路?

蚂蚁请来了朋友帮忙一起把这块蛋糕搬回去,“一二、一二。。。。咦!家往哪里走了,小蚂蚁不知道回家的路怎么走了,你们想想它们怎样才能找到自己和的家呢?(幼儿回答)

教师小结:哦!蚂蚁有特殊的本领,每次蚂蚁离开自己的洞穴去外面找食物的时候,它就会释放一种气体叫“信息素”,所以不管蚂蚁离开自己家多远,都会跟着这个气味找到自己的家。

4、蚂蚁的家

(1)师:蚂蚁闻着气味回到了自己的家,我们一起来看看蚂蚁的家在哪里?它是家是什么样子的?(幼儿回答)

(2)蚂蚁是一个人住呢?还是很多人住?(群居)蚂蚁喜欢群居,它们的家会有什么样的建筑(育婴室、国王的宫殿、储藏室 、休息室等等)

5、蚂蚁的分工

蚂蚁的家真大呀!那你们知道蚂蚁的家里都有谁吗?它们分别是做什么的!(分别引出母蚁、父蚁、工蚁、兵蚁)

母蚁(蚁后):蚂蚁家族中体形最大的,蚁后原先有翅膀,生完蚁宝宝后它的翅膀就会脱落。

父蚁(雄蚁):它有翅膀,它的工作是等待飞行,和母蚁交*。

工蚁:负责找寻食物,照顾蚁宝宝。

兵蚁:负责保护蚂蚁家,防止敌人来侵入它们。

小结:原来蚂蚁的家是一个大家庭,人们都喜欢叫它“蚂蚁王国”。

四、蚂蚁王国。

蚂蚁王国里真热闹呀!现在请小朋友们也来设计一个热闹的蚂蚁王国好吗?

1、交待绘画步骤。

2、幼儿作画。

小百科:蚂蚁(ant)是一种昆虫,别名蚁、玄驹、昆蜉、蚍蜉蚂,属节肢动物门,昆虫纲,膜翅目,蚁科。蚂蚁的种类繁多,世界上已知有11700多种,有21亚科283属,中国境内已确定的蚂蚁种类有600多种。

《蚂蚁》教案 篇3

活动目标:

1、初步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和主要生活习性。

2、通过观察、交流、讨论等,发现蚂蚁的基本特征。

3、愿意参加探索活动,知道要爱护蚂蚁。

4、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,学会团结、谦让。

5、乐于探索、交流与分享。

活动准备:

1、ppt课件:蚂蚁的特征

2、小蚂蚁若干,小昆虫盒若干。

活动过程:

一、导入

观察蚂蚁,引起幼儿的讨论兴趣。

教师:今天,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小客人,它长得很小很小,仔细看一看,会是谁呢?

二、展开

1、课件演示:

幼儿有序地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观察,认识蚂蚁的外形特征。

2、教师:看清楚了吗,蚂蚁长得什么样子?

幼儿在集体中进行交流。

3、提问:

(1)头上有什么呀?触角是直直的吗?(触角、眼睛、嘴巴)

(2)蚂蚁的触角有什么用呢?

(3)蚂蚁的身体分成几个部分啊?(头、胸、腹)

(4)蚂蚁有几条腿?长在哪里?

4、教师小结蚂蚁的外形特征。

蚂蚁由头、胸、腹组成,头上长着一对触角,一双眼睛和嘴巴,身上长着六条腿。

三、观看课件,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。

1、讨论:小蚂蚁的家在哪儿?

2、引导幼儿观察了解蚂蚁的主要生活习性。

四、拓展经验

观察各种各样的蚂蚁,比较不同。(大小、颜色、花纹)

教师:蚂蚁的种类可多啦,我们中国就有600多种。

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呢?

(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自由讨论。)

《蚂蚁》教案 篇4

教学目标:

1.理解并学习文中对蚂蚁传神生动的描写,第4课蚂蚁教案。

2.掌握文中由蚂蚁引发思考的感悟式写法。

3.借助文章,加深对生存、生命的认识。

教学重点难点:

教学目标中的`第一、二点为重点,第三点为难点。

教学时数:2课时。

课前预习:

1.认真朗读文章三遍以上,并标画出描写蚂蚁的生动词语。

2.思考:本文通过蚂蚁想告诉我们什么?

第一课时

主要内容:

理解、分析文中对蚂蚁的生动描写;感受文章对生存、生命的深刻思考;理解感悟式的写法。

教学步骤:

一、学生朗读全文,积累词语。

畏畏缩缩左顾右盼义无反顾怜悯主宰蹒跚戳破

(建议:要有侧重点地掌握词语的音、形、义)

二、整体把握文章(划分层次,明确主要内容)。

本文层次十分清晰,可分为两部分,如何划分?

明确:1-5为第一层次6-9为第二层次

请概括层意。

明确:第一层(对一只发现饼干屑蚂蚁的生动描写);第二层(由蚂蚁而引发的个人感悟)。

三、分析文章,理解感悟式写法。

1.第一层次理解与分析

1-5自然段有四个自然段是描写蚂蚁的。请同学们专注朗读1、2、3、5四个自然段,想想这是只怎样的蚂蚁?

(朗读后,学生交流)明确:胆小而又自足的蚂蚁。

请同学们标画出表现蚂蚁"胆小"和"自足"的相关语句,再读读。想想作者为什么能把蚂蚁写得如此传神呢?

(学生交流)明确:因为作者采用拟人化手法,生动刻画了蚂蚁的动作、神态、心理。请选择你认为最传神生动的词句,说说你的感受(词句品味)。

(可结合课后"词句品味与积累",交流展示)。

(结合练习题一):文中运用了一系列拟人化的词语来写蚂蚁是为了赞扬蚂蚁吗?目的是什么?

(学生交流)明确:不是为了赞扬蚂蚁。在文中作者只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。目的是为了传神生动地描写蚂蚁,同时有一定的幽默感(如:义无反顾、重大判断等)

总结:像作者一样,采用拟人化的手法,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态、心理,你笔下的动物就可能写得生动形象、活灵活现,教案《第4课蚂蚁教案》。但这必须建立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。

板书:细心观察--对象人格化(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态、心理)

2.第二层次理解与分析

第二层是写作者的内心感悟。请同学们细读6-9自然段,分析作者是如何感悟的,感悟的切入点是什么?

(学生交流)明确:(蚂蚁)凭借运气获得了饼干屑,就快乐得要晕过去,不知道上方就有一副怜悯的眼光在居高临下地观察它,更不知道某一根手指顷刻之间就能将它捻成碎末--(联想)--(我)另一高度上面同样有一副眼光正在注视着"我",主宰"我"的命运。

由上述可知,虽然蚂蚁在人类的眼中是个十分渺小的事物,然而我发现此时我们与蚂蚁却有着惊人的相似,这说明了什么道理?

(学生交流)明确:往往自足于眼前的幸福,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。

从整个生物界来说,我们与蚂蚁一样只是生物链中的一个因素,我们何尝不也是一只渺小的蚂蚁!

《关于《蚂蚁》教案四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