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关于环保教案合集九篇
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,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,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,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。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?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环保教案9篇,欢迎阅读,希望大家能够喜欢。
环保教案 篇1一、教学目标
1.初步知道环境的好坏关系着千家万户的生活,关系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。保护环境人人有责。
2.爱地球母亲,愿为环保出力。
3.对破坏环保的行为不满和愤慨。
二、教学重难点重点: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初步的环保意识。
三、教学准备:环保的名言或警句;有关环保的消息或故事。
四、教学过程
(一)观察实验,初步感知抽烟带来的污染
1.猜一猜:教师出示一张白纸,白纸上边有一个黄色的印记,让学生猜一猜黄色的印记是什么?
2.演示结果:教师播放白纸被香烟熏留有焦油而变黄的课件,从而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烟的危害。教师由此导入,调查学生家里是否有人会吸烟,并让学生谈一谈家人吸烟的时候自己在旁边的感受,进而引出课题并板书:环保在我家。其中“家”字用图代替。
(二)调查与实验,认识各种污染的危害
1.家庭环境调查表家庭生活污染调查报告
污染现象有什么影响
室内吸烟污染空气
洗衣粉水污染水土
冰箱、空调制冷破坏臭氧层
…………
污染现象:杀虫剂、油漆、洗衣粉、清洁剂、装修、油烟、噪音、电磁辐射(电脑、电视)。
同学们发现了不少家庭当中的污染。那么,除了刚才同学们在报告中所提到的污染现象,还有没有我们在家里日常生活中没有注意到的污染呢?
2.演示:家用洗洁剂的污染。用洗涤灵水浇蒜,模拟日常刷碗水排放到环境中造成的危害。让学生通过观察,发现问题,提出问题,并结合实际讨论:我们每天用的刷碗水都到哪里去了呢?对环境有什么影响?你有没有什么话想对大家说?
3.小结:学生谈感受与认识。
(三)讨论与建议,怎样保护家里的环境教师引导讨论:
同学们,我们每天都要在自己的家里生活,如果家里的环境被污染了,我们还能健康地生活吗?那为了我们能在家中健康地生活,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家里的环境呢?(垃圾分类;尽量不使用塑料袋,用布袋或篮子买菜或盛东西;尽可能不使用一次性用品:木筷子、纸杯等;使用环保洗洁剂;少使用杀虫剂;少吃口香糖;不乱扔旧电池;一水多用……)
(四)制作与展示,宣传落实环保从自身做起
1.制作内容。
(1)抄写有关环保的名言或警句。
(2)介绍一个环保的消息或故事。
2.动手制作。现在同学们就利用你手中的材料来进行制作,比一比,看哪一组做得最好。
(五)全课总结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调查、亲手制作和展示,清楚了环保行动就在我们举手投足之间。我们每个同学都应该注意环保,同时我们也要向其他人宣传环保,大家都动起手来进行环保,为了环保人人都行动起来,我们居住的环境才能变得更加美好。我们共同的家——地球才能变得更美丽!
水资源危机与节约用水
教学目标
1、认识水与人类的关系,了解常见的水污染源及水污染现状,认识水污染与缺水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社会问题。
2 、认识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,有节约用水的意识;有保护环境、防治污染的紧迫感。
教学重点:
1、帮助学生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。
2、 增强学生对防治污染、保护环境的意识。
3、 鼓励学生投身到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科学活动之中。
教学设计:
一、水资源危机
课前安排学生从多种渠道获取有关信息,从电影,电视录像、报刊、杂志、网络等各个方面获取信息。
教师总结:缺水已经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,据统计,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问题,其中有28个国家被列为缺水国或严重缺水国。在非洲有一半以上的人口缺乏获得安全用水的渠道。
我国的水资源匮乏问题也很严重,西北、东北、华北等北方城市已经被迫每日定量、定时供水。中国的饮用水源污染严重,大部分地下水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.
问:缺水成为世界性的普遍问题,那么日常生活中我们怎样节水呢?
问:造成水严重缺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?
问:面对严峻的缺水、污染问题,我们应该怎么办?
教师总结:珍惜每一滴水,采取节水技术,防治水污染,植树造林,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。学生讨论、交流
学生观看、讨论
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节水意识
二、珍惜惜每一滴水
问我们学生应该为防止水污染作出哪些贡献?
善用资源 保护环境
教学目的
1、,使学生认识在地球上,可供人类利用的自然资源中,有些是可耗尽、不可再生的,知道过量使用可耗尽资源的危害和节约资源的重大意义。
2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、分类能力、阅读能力以及相应的研讨能力。 教学重点和难点
使学生了解怎样善用资源、保护环境,知道为落实“可持续发展”战略,我们小学生应该怎么办。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,培养学生的研讨能力。
一、课前准备
1、人民过度利用自然资源及其危害的典型事例或相关录象。
2、节约使用资源、重复使用资源、循环使用资源的方法和相关的录象。
3、利用太阳能、风能、潮汐能、地热的录象、投影片或挂图。
二、教学过程
(一)导入新课
1、提问:我们了解了地球上的生物资源、第9课还学习过《矿产资源》。说说你认识了哪些矿产资源?
2、讲述:石油、煤、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以及生物资源只是自然资源中的一部分,今天,我们来了解其他自然资源,学习怎样利用和保护这些资源。
(二)学习新课
1、了解许多自然资源都是有限的
(1)讲述:地球好比是人类的母亲,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资源。地球上自从出现了人类,自然资源就在不断地被利用。
(2)谈话:广播、电视、报刊经常报道人们对自然资源的爱护,你们能说说哪些是自然资源?
(3)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自然资源的插图,提问:图中展示了哪些自然资源?它们分别向人类提供了什么?
(4)讲解:以上所提及的自然资源,有些是取之不尽、用之不竭的;有些则是有限的、可以被耗尽的,我们称它们为可耗尽的自然资源。现在,请大家想一想,哪些自然资源是有限的,为什么?
(5)学生讨论、汇报。
( ……此处隐藏6469个字……,班会结束。
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发生,不仅是因为不合理的生产方式,也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。比如,如果我们少用甚至不用塑料袋,那么塑料袋生产厂家就会倒闭,白色污染就会消失;如果我们不购买那些高级高油耗的汽车,厂家就会被迫生产低油耗、高性能的汽车,尾气污染就逐渐减少;如果我们每天节约一杯水,少乘一次电梯,都会对环境的改善做出一点贡献……
同学们,让我们行动起来吧!地球家园的美好未来,就掌握在我们每个人的手中;行动起来吧!我们会建出绿色家园、绿色学校;行动起来吧!我们会变得更加纯洁、更加高尚、更加有品味!从现在做起,从身边做起,保护自己美丽的家园,美丽的地球,增强了同学们的环境保护意识,从各自的内心发出“我们要共同保护环境”的心声。
四、 班主任评价班会,肯定同学的能力,指出需改进的地方,提出希望。
通过此次班会,同学们都意识到了平时没注意到的生活小细节,认识到只有共同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,才能更好地学习和生活。美好的校园环境,人人有责。环保并不遥远,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。同时,作为一个中学生,也要宣传环保,让身边的亲朋好友环保意识进一步加强。
环保教案 篇7一、活动目标
通过幼儿亲自动手实验,发现香烟中含有有毒物质,了解香烟对水的污染,培养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兴趣。
二、活动准备
香烟、金鱼、鱼缸。
三、活动过程
1.做一做
(1)金鱼在鱼缸中快乐地游动。
(2)把香烟泡在水中。
(3)把金鱼放入泡有香烟的水里。
(4)金鱼死了。
2.想一想、说一说
金鱼放入泡有香烟的水里,数分钟后金鱼死了。
请幼儿通过讨论得出:香烟中含有有毒物质,吸烟对身体有害。
四、活动建议
1.本篇活动中的实验两人一组进行,结果由幼儿观察说出,教师可做简单小结。
2.可用蚂蚱做实验:在玻璃缸里放入蚂蚱,用在泡香烟的水中泡过的青菜叶喂它,发现蚂蚱会避开菜叶,并远离菜叶进入睡眠状态(时间需用20分钟左右)。
3.活动延伸
(1)创编一个表演游戏,让幼儿进行表演。
(2)幼儿可在家与父母一起用小蝌蚪做实验。可用小草鱼、小虾等其它小水生动物代替金鱼。香烟水的浓度越大,实验效果越好。
(3)幼儿可在家里观察、比较吸烟和不吸烟的人,如他们的手指颜色、牙齿颜色、嘴里气味等。
环保教案 篇8教学目标:
1、知道什么是遗产,理解人类文化遗产的含义。
2、引导学生形成“保护人类文化遗产”的意识,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。
3、通过分组讨论,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精神。
4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家乡的美好情操。
教学重难点:
了解人类文化遗产的含义,并形成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的意识。
教学过程:
一、 引入新课:
遗产通常是指祖上留给后代的珍贵之物,是一个家族能够代代承
传的东西。
对于一个地区、一个国家来说,祖先也给后代留下了许多珍贵的东西,这些东西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,还可以结识一个民族发展的进程。这些东西属于国家的财富,被称为文物古迹,是我们必须珍惜的。
二、 自读课文:
说一说:1、在我们生活得附近,你见到或听说过有什么文物保护单位吗?它们是一些什么样的地方?
2、你在博物馆或其它什么地方见过文物吗?这些文物是一些什么东西?
(学生回答。)
三、 课堂讨论:
为什么要保护这些文化遗产?怎样保护?
学生讨论、交流。
师生共同总结:文物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,它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、政治、民俗等信息。具有体现文化精神、开展文化旅游、开展历史和科学研究等重要意义。
怎样保护:科学规划、有序利用、加强管理、制定法律法规、加大宣传力度,修旧如旧,保持原有建筑风貌,做到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齐头并进。
四、 拓展:
你还能列举出更多的文化遗产吗?
五、课堂总结
环保教案 篇9【活动目的】
让幼儿通过帮助“鱼宝宝”解决污染的生活环境,激发幼儿的环境保护意识,并从小养成爱护环境,讲究卫生的好习惯。
积极的参与活动,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。
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,体会与同伴交流、讨论的乐趣。
【活动准备】
1.电脑课件1个(污染的池塘中无力游动的小鱼和一个舒适、整洁的池塘中自由自在游动的小鱼)。
2.布置“脏池塘”的场景(大盆中放入一些污染物品)。
3.池塘污水背景若干幅。
4.易拉罐、奶瓶、绿色水管、干树枝、皱纸等、剪刀、浆糊。
【活动过程】
一、观看课件中的情景表演,让幼儿说说“鱼宝宝”哭的原因。
1.师操作课件(屏幕上游出几只小鱼,边哭边游出来)。老师连忙问:“鱼宝宝,你们为什么哭?”鱼宝宝不回答,游到礁石和海草里面去,继续抽泣着。
2.师启发幼儿思考:鱼宝宝为什么哭呢?。教案来.自:大;考吧幼.师网,为什么不理我呀?
3.师生一起小结使鱼宝宝哭的原因:池塘里的水又脏又臭,鱼宝宝快死了。
二、让幼儿帮助“鱼宝宝”寻找原因,并讨论怎样把家变干净、整洁。
1.让幼儿观看“池塘边”的环境(大屏幕),师生一起小结出“工厂水流入池塘”、“工厂排放废气”、“垃圾倒入池塘”、“工地车往池塘倒沙土”等使池塘变脏变臭的原因。
2.引导幼儿讨论:怎样才能让“鱼宝宝”的家变干净。
三、分组操作活动,提供多种材料,启发幼儿为“鱼宝宝”布置一个干净、舒适的家。
A组:找出池塘背景图中的有关污染环境的图片把它们撕去,让幼儿园在白色版面上自由想象,画上清水、鱼、岸上的花、草等美好景象。
B组:在“池塘”岸上种植柳树、草和鲜花等事物(用水管、干树枝、彩纸等制作)。
C组:捞垃圾,在布置成“池塘”情境的脸盆中捞垃圾,并想办法让水变清。
D组:让幼儿自由找伙伴谈解决的方法,师帮助幼儿用形象的图形记录。
四、和鱼宝宝玩游戏
1.师操作课件,让“鱼宝宝”从礁石和水草中游出来,并笑嘻嘻地道谢。
2.音乐起,幼儿同鱼宝宝们高高兴兴地做游戏。
教学反思:
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,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,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,并不是真正的结束,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,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。幼儿是学习的主人,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、创设各种学习环境,让幼儿能够用眼看、用耳听、用嘴说、用脑思考,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,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。让幼儿在游戏中、快乐中获得知识,学得经验。